首页 资讯 正文

大量福寿螺!福州又出现了!寄生虫多达6000条!千万别碰、别吃!

体育正文 137 0

大量福寿螺!福州又出现了!寄生虫多达6000条!千万别碰、别吃!

大量福寿螺!福州又出现了!寄生虫多达6000条!千万别碰、别吃!

本文转自【海峡(hǎixiá)都市报】; 市民林先生(línxiānshēng)在智慧海都平台反映 在福州周边的(de)田间地头 因福寿螺和田螺(tiánluó)外形相似 记者来到位于福清的一处农田(nóngtián)区域,看到稻田边、沟渠壁以及水稻茎秆上,布满了一团团粉红色(fěnhóngsè)的卵块,仔细(zǐxì)查看,大小不一的福寿螺密密麻麻地吸附在各处。 “之前只觉得(juéde)这些螺数量多,也没太在意,后来听人说福寿螺(fúshòuluó)不能吃,才开始担心(dānxīn)。”正在田间劳作的李依伯说,由于分不清福寿螺和田螺,现在看到螺类都不敢轻易触碰。 夏季正是福寿螺的(de)繁衍高峰期 福寿螺是外来入侵物种(wùzhǒng) 一年可产卵20~40次(cì)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(bìngkē)营养师陈慧云介绍,福寿螺与田螺外观(wàiguān)与习性大不同。 从外形看,福寿螺体型可达田螺3~5倍(bèi),外壳呈(chéng)黄褐色,螺盖扁,螺尾平、短,螺口宽大;田螺外壳较坚硬(jiānyìng)且呈青褐色,螺盖圆,螺尾尖、长。 繁殖(fánzhí)特征上,福寿螺会在水面以上的植物茎秆、石头上产下粉红色卵块,田螺卵则(luǎnzé)包裹于透明胶质中,多沉于水底。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(zhǔyào)中间宿主,一只福寿螺体内寄生虫数多达6000条以上。若烹饪时未彻底加热(建议需100℃持续15分钟以上),食用后可能(kěnéng)引发脑膜炎,出现剧烈头痛、发热、呕吐等(děng)症状,严重者可致瘫痪甚至死亡。相(xiāng)较之下,田螺若充分烹煮,寄生虫风险较低(dī)。 陈医生表示,二者可(kě)通过三招快速辨别: 看大小与颜色:大个头(gètóu)、黄褐色(hèsè)外壳为福寿螺;小巧、青褐色的是田螺。 查螺尾形态:福寿螺(fúshòuluó)螺尾平短,螺尾螺旋部呈短圆锥形(yuánzhuīxíng);田螺螺尾尖长,整个身体呈圆锥形。 找粉色(fěnsè)卵块(luǎnkuài):发现水边植物或石头上附着粉红色卵团,即可确认存在福寿螺。 不建议自行在野外(yěwài)采集螺类食用 购买时(shí)选择正规渠道 烹饪时务必高温煮透(tòu)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(lín)涓 白彩惠/文
大量福寿螺!福州又出现了!寄生虫多达6000条!千万别碰、别吃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