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看创业八社区如何绘就银龄幸福底色

体育正文 202 0

看创业八社区如何绘就银龄幸福底色

看创业八社区如何绘就银龄幸福底色

原标题:全国文明单位|看创业八社区如何绘就银龄(yínlíng)幸福底色 近日,大庆市让胡路区创业城(chéng)街道创业八社区(shèqū)传来喜讯——该社区荣获第七届“全国文明单位”称号。这个以“老会战”聚居为(wèi)特色的社区,用十年时光打磨出一套“红色治理”样本,将铁人精神融入为老服务的点滴细节(xìjié),在油城热土上绘就出老有所为、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(lǎoyǒusuǒlè)的最美“夕阳红”。 27次调解与(yǔ)一根救命绳:破解银发难题的“绣花功夫” “陈大娘(dàniáng)(化名)的(de)25万养老钱是(shì)我们刚啃过的‘硬骨头’。”创业八社区(shèqū)党支部书记崔秀楠回忆起这个已经持续了一年的家庭(jiātíng)纠纷,语气中仍带着几分感慨。几年前,80多岁的陈大娘将养老钱交给大女儿理财,一年前想要索回。期间陈大娘健忘症反复发作(fāzuò),子女以“无证据”为由拒绝沟通。为了化解这场复杂的家庭矛盾,社区网格员前后联系子女27次,联合法院(fǎyuàn)、公安等部门组织5次面对面调解,最终帮老人追回款项。 在创业八社区,生动的(de)故事每天都(dōu)在发生。82岁(suì)的范阿姨(āyí)(化名)因老伴去世陷入抑郁,原本开朗的她一个多月以来多次企图(qǐtú)自杀。“她总说‘活着是拖累’,但其实(qíshí)儿女非常孝顺,每周都来探望。”崔秀楠扔掉了老人藏在身上的绳子,带领团队启动“三级守护”机制:楼上同龄的郝阿姨每日串门陪伴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秀玲定期疏导(shūdǎo),网格员每日“早看窗帘晚看灯”监测动向。如今范阿姨已能主动参与社区合唱团,口袋里的绳子也换成了歌谱本。 “辖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40%,空巢、失独、失能老人多,心理需求比生活需求更迫切。”崔秀楠介绍,社区(shèqū)专门成立临终关怀小组,为216位(wèi)临终老人提供心理疏导,还开通“寻找旧友”热线,帮46位老人找回53名(míng)故交。这些“情感急救”举措,让老人们真正(zhēnzhèng)感受到“被(bèi)需要、被尊重”。 “我们虽然退休了,但是普遍拥有较(jiào)高文化水平,对新事物、新产品、新服务的接受度也还很不错,除了生活需求(xūqiú)(xūqiú),社区还很好地关注(guānzhù)了我们老年人的心理需求,让我们感觉到被尊重。”居民黄素芹老人欣慰地说。 会战帮帮团、会战调解团、临终关怀小组等志愿团队……从细致的生活照料、专业的心理疏导再到温暖的情感支持(zhīchí),每一次志愿服务都充满了(le)对生命的尊重和(hé)关爱。一位家属感慨地说:“感谢你们来我家开导(kāidǎo)我,让我学会(xuéhuì)了如何放手,如何面对死亡,如何让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。” 从“大白墙”到“志愿红”:十年社区(shèqū)蝶变的“会战密码” 创业城是在2011年为大庆(dàqìng)石油老会战们建设的(de)一项民心工程,这里居住了2.3万户5万人。2015年7月,创业八社区成立,辖区面积0.46平方公里,现有居民(jūmín)2350户5226人。 刚成立时,崔秀楠面对的(de)是“两少一多”困境:资源少、硬件少、居民诉求多。“当时(dāngshí)就是四面大白墙,屋里连像样(xiàngyàng)的办公桌椅都没有(méiyǒu)。”她带领工作人员“白手起家”,从搬桌子、拉网线开始,一点点攒出了服务的阵地。 如今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3000平方米的“银发乐园”:12个(gè)乒乓球案,斯诺克台球桌、模特瑜伽(yújiā)教室一应俱全,每日(měirì)接待 300至500人次。更值得一提的变化是“两多一少”:链接资源多了——与14家驻区单位共建,引入家政、医疗、教育(jiàoyù)等多元服务;功能多了——老年大学、会展讲习(jiǎngxí)室、心理咨询站等20余个功能室全天候开放;居民(jūmín)诉求少了——通过“1458N(有事我帮您)”工作法,1300余件(yújiàn)民生难题在网格内化解。 老年大学(lǎoniándàxué)学员在探讨书法 “变化的秘诀在于把老会战精神(jīngshén)转化为治理动能。”崔秀楠(cuīxiùnán)介绍,创业八社区组建起46人的“会战宣讲团”,将“背着投影仪讲会战故事”的场景搬上情景剧党课,线(xiàn)上线(shàngxiàn)下受众超万人次。由老党员、老教师组成的“圆梦爱心之家”志愿服务队,不仅帮32对单身老人牵手,还累计开展(kāizhǎn)义剪325次、助浴126次,捐赠衣物超1.6万件,让 “奉献”成为社区最鲜明(xiānmíng)的底色。 365天不打烊的“时间银行”:家门口的“为老服务(fúwù)圈” 在创业八社区,“7时开门、最后一名居民离开后一小时下班”的365天延时服务已成常态。崔秀楠展示着网格员的工作手册:每个网格覆盖300户,实行“行走(xíngzǒu)的民情日志”制度,通过“窗帘(chuānglián)开关、灯光亮灭”监测老人生活(shēnghuó)状态,再结合邻里互助网络,构建起(qǐ)“10分钟响应”服务圈(quān)。 创业八社区创新推出的“放心家政到咱家”项目(xiàngmù),与百湖家政合作(hézuò)开展免费(miǎnfèi)培训,既为辖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,又以低于市场价30%至50%的价格为老人提供保洁、助浴服务。82岁的王大爷(wángdàyé)算了一笔账:“擦玻璃外面要120元,社区协调只要(zhǐyào)80元,特困户还免费。” 医疗保障(yīliáobǎozhàng)更是贴心入微。与卫生(wèishēng)服务中心联合(liánhé)开展为65岁以上老人义诊,B超、心电、血常规等项目直接搬到社区,行动不便的老人由(yóu)医护人员上门服务(shàngménfúwù),体检报告由网格员送上门。今年以来,已为2000余位老人提供上门服务,真正实现“小病不出格,大病有人帮”。 银发(yínfā)力量激活治理春水:从“受助者”到“共治者”的角色蜕变 在创业八(bā)社区,老人们(rénmen)不仅是(shì)服务对象,更是治理主力。78岁的杨翔鹏大爷是“会战宣讲(jiǎng)团”骨干,退休后走遍学校、企业宣讲铁人精神,“听众多少不重要,把会战故事讲给下一代才重要。”这种精神传承,催生出400余人的红色志愿服务队,涵盖网格先锋、医疗保障(yīliáobǎozhàng)、文化传承等8个领域。 “老会战(huìzhàn)自带‘奉献基因(jīyīn)’,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好平台。”崔秀楠介绍,创业八社区成立“会战调解团”,利用“熟人(shúrén)熟地熟情况”优势,91起矛盾纠纷在邻里(línlǐ)共情中化解;“会战文化团”走访826名老会战,收集700余张老照片、百余个老物件(wùjiàn),建成社区展览馆,让历史可触可感。 小学生听(tīng)铁人爷爷的故事 “当年扛钻机的手,如今拿起了理发剪、推拿仪,这就是铁人精神的当代传承。”崔秀楠说(shuō),类似“圆梦爱心之家”这样由“老会战”担任队长的志愿(zhìyuàn)团队是创业八社区特有的优势。通过“1+N”社区志愿服务体系(fúwùtǐxì),他们建设了1个(gè)社区服务中心和多个服务载体,整合(zhěnghé)了多方资源,为(wèi)居民(jūmín)提供了医疗康复、健康管理、助餐助洁、助浴助急、代购代办等(děng)多元化服务1000余次。同时,还建立了专业社工站,成立了“社工+志愿”服务队伍,志愿者在册325人服务11742小时,累计为居民开展了426场次的心理疏导、帮扶(bāngfú)困境儿童等活动,惠及居民超过3000名。 十年磨一剑。从“摸着石头过河”到“全国文明单位”,创业八(bā)社区的蜕变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:当红色(hóngsè)基因融入基层治理,当奉献精神照进银龄生活,“老(lǎo)会战”的“创业城”终将成为所有人的“幸福城”。(丁河滨 黑龙江日报(hēilóngjiāngrìbào)记者刘楠 李民峰) (图片和视频素材由受访单位提供(tígōng)) 更(gèng)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(shòuquán)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(liánxì)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(zhuījiūzérèn)。
看创业八社区如何绘就银龄幸福底色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