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赏锦绣山河之美,宁海再启壮阔旅程
共赏锦绣山河之美,宁海再启壮阔旅程
共赏锦绣山河之美,宁海再启壮阔旅程潮新闻 通讯员 薛杨杨 记者 甘凌峰(gānlíngfēng)
5月(yuè)23日,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“第七届全国文明(wénmíng)村镇”名单,平阳县鳌江镇获评“全国文明镇”。
为何鳌江镇(jiāngzhèn)能在众多村镇中脱颖而出?这份“国字号”荣誉的(de)背后,凝聚着鳌江在经济发展、文化建设、环境治理(huánjìngzhìlǐ)、乡风文明等方面所作的努力。
产城融合激活(jīhuó)“文明血脉”
文明并非空中楼阁,而是扎根于产业沃土的(de)参天(cāntiān)巨木。近年来,鳌江在产业发展、经济建设上花了大力气、下了苦功夫。
青山绿水(qīngshānlǜshuǐ)间,鳌江镇斥资1.4亿的"曦揽梅乡"未来乡村破茧成蝶,白墙黛瓦、蓝天白云在阳光下交相辉映,刚摘得的省级优秀奖牌在村史馆里(lǐ)(lǐ)泛着荣光。沿着梅香小径往东,总投资(tóuzī)1.5亿元的居然之家商业中心在友谊村拔地(dì)而起,巨型玻璃倒映着往来人群的笑脸,家居样板间里飘出(chū)咖啡香,正悄然改变着鳌江十里八乡(shílǐbāxiāng)的生活(shēnghuó)图景。转身望向塘村村罗垟山,1200亩荒坡地已化作一片“蓝海”——光伏板下连栋大棚碧浪翻涌,土地里迸发出的绿色电能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。更让人欣喜的是,汇海渔场的金黄(jīnhuáng)鱼群、罗福记蜂箱里流淌的琥珀蜜浆(mìjiāng)、塘川田垄(tiánlǒng)间挺立的玉米金塔,带着泥土芬芳登上省农博会领奖台,把山海的馈赠化作沉甸甸的奖章,让乡愁在舌尖绽放出时代的新味。
去年以来,鳌江镇还大力推广岭根咖啡、凤桥410咖啡等(děng)网红打卡地,打造建设鳌江实验室、李宁体育园等场所(chǎngsuǒ),人民币存款余额(yúé)增长(zēngzhǎng)11.1亿元,贷款余额增长64.7亿元,增量均位列平阳全县第一。
夯实的物质基础,既为乡村文明建设(jiànshè)提供坚实支撑,也为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(duō)村民提供更多可能。
和美环境(huánjìng)绘就“文明底色”
文明离不开好的人居(rénjū)环境。
“要让群众推窗见(jiàn)绿、行路闻香!”这句承诺,并非一句空话。漫步鳌江,居民触目所及皆是美丽(měilì)图景:道路整洁平坦,房屋粉饰一新,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,生活丰富多彩……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绿色画卷正在(zhèngzài)鳌江徐徐(xúxú)铺展。
“每天(měitiān)步行10分钟,就能来到家附近的(de)公园,在满是绿色的公园里遛弯(liúwān),心情很舒畅。”走在鳌江镇的幸福口袋公园,不少居民深刻感受到,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(jiùshì)“身边美了、生活方便了”。
如曾经水患泛滥的(de)珍岙村,经过污水整治、两岸改造,建成防洪堤3000米、滨水步道1200米,让“黄泥浊流”蜕变为“清溪绕村”的生态画廊,成为“千万工程(gōngchéng)”实践(shíjiàn)范例。
多年来,鳌(áo)江坚持打好全域环境提升攻坚战,全面推进(tuījìn)“美丽鳌江”全域创建行动,在蓝田河、郑家垟河、詹家河等地积极推进总建设面积约为10083平方米(其中生态停车场1878平方米)的绿地建设工程,承办2024年二季度全省现代化(xiàndàihuà)美丽城市建设工作(gōngzuò)现场会(xiànchǎnghuì)并作为唯一乡镇代表(xiāngzhèndàibiǎo)交流发言。2022年至2025年,鳌江镇小区改造提升涉及建筑面积达11.1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,新增(xīnzēng)绿地面积(lǜdìmiànjī)约达1.53平方公里(含山体绿地)。2023年至2024年,鳌江镇在公共设施领域累计完成14个项目,投资额达5.66亿元,截至今年,在建公共设施为19个,累计投资额达33亿元。鳌江对(jiāngduì)人居环境的大力改造,是其“永葆文明”的重要保障。
和(hé)美(měi)的人居环境不仅在“美”,更于在“和”。为维护环境秩序的安全、和谐,鳌(áo)江镇成立了专业的巡逻队伍(duìwǔ),定期在镇内各个区域开展“平安夜巡”。每当夜色降临,总能看见一批身穿荧光绿马甲,由各村社专职工作者、网格员及志愿者组成的队伍,行走在鳌江的街头,密切关注着周遭的治安状况,或向居民宣传防火、防盗、防诈骗等安全知识,或宣传交通安全、移风易俗相关内容(nèiróng),用(yòng)不停歇的脚步和恳切的话语,为居民筑牢一道坚固而温情(wēnqíng)的“安全防线”。
环境就是民生(mínshēng),如今行走在鳌(áo)江的村庄,村貌整洁、设施完善、生态(shēngtài)宜居、和谐安全,村民的满意度大幅提升,文明的底色在绿意盎然的和美生活里悄然显现。
文化建设点亮(diǎnliàng)“文明灵魂”
更深层次的文化建设是文明(wénmíng)建设的“灵魂”。钱包(qiánbāo)“鼓起来”,环境“好起来”,村民的脑袋也得跟着“富起来”。
比静态景观更动人的(de),是镇内蓬勃发展的文艺活动。2023年,厚垟村文化礼堂入选温州市首批“瓯越人家·礼堂有戏”小剧场式特色文化礼堂。礼堂旁的户外小剧场——“厚垟小剧场”成为村民日常(rìcháng)看剧的好去处。这里依托温州鼓词(gǔcí)这一国家级(guójiājí)非遗项目,复刻(fùkè)了传统茶楼听戏的模式,近距离、沉浸式体验温州鼓词的魅力(mèilì)。听着(zhe)小船上的吴侬软语,看着古戏台上演绎的悲欢离合,鼻尖非遗蜜沉香缓缓萦绕,在古典雅趣的浓郁氛围里,为居民卸下一天的疲惫(píbèi),在“慢时光”中品味生活的细腻。
鳌江精彩的(de)文化艺术滋润着每个年龄层。乡村学校少年宫里,孩子们在(zài)用(yòng)沙画勾勒山河(shānhé),用方言唱新编鼓词童谣,用抹布擦拭记载着红色(hóngsè)事迹的宣传栏,操场上,孩子们奔跑、跳跃,用笑声回应鳌江“五育”并举的期望。水深社区老年学堂里,七十岁的阿公第一次(dìyīcì)学习书法,在宣纸上为自己的孙子歪歪扭扭写下“老有所乐”,被孙子笑称是“爷爷的甲骨文”,在其乐融融(qílèróngróng)的氛围里,映照出银龄在鳌江的亮丽光彩。
近年来,鳌江镇在全村社(cūnshè)多点(duōdiǎn)铺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(sīxiǎngdàodé)阵地、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成长空间,立足春节、元宵、端午、国庆等传统节日时间点,定期开展“春泥计划”“我们的(de)节日”等主题活动,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。
为满足老年人“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”精神文化需求,鳌江整合全镇资源,依托(yītuō)党群(dǎngqún)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文化礼堂等阵地,在(zài)全镇设立老年学堂试点10所,邀请名师,设置健身操、书法、乐器等40余门特色课程,开展(kāizhǎn)各类课程600余次,服务老年人超万人(chāowànrén)。
各村社举办的活动同样丰富多彩,涵盖安全(ānquán)健康、自然教育、睦邻共建、平安交通、全民阅读等多个主题,让鳌江(jiāng)居民的幸福生活在每(měi)一次参与中升温,让文明在每一次活动中繁盛。
仁德力量涵养“文明风尚(fēngshàng)”
文明建设并非“一阵风”,而是润物无声的“持久雨”。文明建设既滋润着鳌江精神,更(gèng)涵养(hányǎng)着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。
在鳌江这片热土上,温暖人心的故事(gùshì)每天都在发生。姜方标、韩敏夫妇将毕生积蓄化作教育基金,为鳌江小学的学子点亮求学路;“最美外卖(wàimài)骑士”肖仁忠英勇跳入河中,用双手托举起落水老人的生命(shēngmìng)希望;鳌江商会妇联副主席陈欣欣她组织女企业家协会(xiéhuì)开展“温暖护航 助学圆梦”公益活动,资助贫困学生、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心愿,用爱与责任书写着温暖的公益故事;80后姑娘毛(máo)陈冰跨越千里为病危(bìngwēi)产妇献出稀有"熊猫血"......这些平凡人的不(bù)平凡选择(xuǎnzé),却如点点微光汇聚,让文明之光生生不息。
在鳌江,志愿星火也成燎原之势,为文明之城注入暖心能量。从健康驿站里专业的(de)血压血糖监测,到便民服务点热气腾腾的汤圆义剪;从小巷讲坛上深入浅出的理论宣讲,到科普实验室妙趣横生(miàoqùhéngshēng)的互动课堂;从"银龄守护者"到"护苗行动队",一个个志愿服务品牌(pǐnpái)如明珠镶嵌,将文明火种播撒在街头巷尾。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温暖实践,既有民生温度又(yòu)有思想深度,让(ràng)理论宣讲春风化雨,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,生动(shēngdòng)诠释(quánshì)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内涵。
截至目前,鳌江镇已创成(chuàngchéng)省级文明村2个(gè)、市级文明示范村(shìfàncūn)2个,入选“全国文明家庭”1户,“浙江好人”6人,入选“中国好人”1人。
此外,鳌江镇还将好人与(yǔ)基层德治相结合(xiāngjiéhé),成立好人工作室——古鳌大妈讲解团,邀请一批有社区工作经验的原老书记、老主任、两代表一委员加入(jiārù),成为调解(tiáojiě)志愿队伍的“新力军”,为居民化解矛盾纠纷、历史遗留问题,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、公益活动开展中发光发热。
截至目前,“古鳌大妈”调解团已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92件(jiàn),成功调解687件,化解率达99.28%,培育出浙江好人、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张彩梨、浙江省社区工作领军人才(réncái)徐秀(xúxiù)、感动温州(wēnzhōu)十大人物王美芬、省级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“彩梨姐工作室”等(děng)“金字招牌”。
“全国文明(wénmíng)村镇”这份荣誉,既是对鳌江过去成绩的(de)肯定,更是对鳌江未来砥砺(dǐlì)前行的激励。相信站在这个全新(quánxīn)的起点上,鳌江能继续保持踔厉奋发、创新进取的姿态,以更强劲的势头,奋力谱写高品质鳌江新答卷。
潮新闻 通讯员 薛杨杨 记者 甘凌峰(gānlíngfēng)
5月(yuè)23日,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“第七届全国文明(wénmíng)村镇”名单,平阳县鳌江镇获评“全国文明镇”。
为何鳌江镇(jiāngzhèn)能在众多村镇中脱颖而出?这份“国字号”荣誉的(de)背后,凝聚着鳌江在经济发展、文化建设、环境治理(huánjìngzhìlǐ)、乡风文明等方面所作的努力。
产城融合激活(jīhuó)“文明血脉”
文明并非空中楼阁,而是扎根于产业沃土的(de)参天(cāntiān)巨木。近年来,鳌江在产业发展、经济建设上花了大力气、下了苦功夫。
青山绿水(qīngshānlǜshuǐ)间,鳌江镇斥资1.4亿的"曦揽梅乡"未来乡村破茧成蝶,白墙黛瓦、蓝天白云在阳光下交相辉映,刚摘得的省级优秀奖牌在村史馆里(lǐ)(lǐ)泛着荣光。沿着梅香小径往东,总投资(tóuzī)1.5亿元的居然之家商业中心在友谊村拔地(dì)而起,巨型玻璃倒映着往来人群的笑脸,家居样板间里飘出(chū)咖啡香,正悄然改变着鳌江十里八乡(shílǐbāxiāng)的生活(shēnghuó)图景。转身望向塘村村罗垟山,1200亩荒坡地已化作一片“蓝海”——光伏板下连栋大棚碧浪翻涌,土地里迸发出的绿色电能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。更让人欣喜的是,汇海渔场的金黄(jīnhuáng)鱼群、罗福记蜂箱里流淌的琥珀蜜浆(mìjiāng)、塘川田垄(tiánlǒng)间挺立的玉米金塔,带着泥土芬芳登上省农博会领奖台,把山海的馈赠化作沉甸甸的奖章,让乡愁在舌尖绽放出时代的新味。
去年以来,鳌江镇还大力推广岭根咖啡、凤桥410咖啡等(děng)网红打卡地,打造建设鳌江实验室、李宁体育园等场所(chǎngsuǒ),人民币存款余额(yúé)增长(zēngzhǎng)11.1亿元,贷款余额增长64.7亿元,增量均位列平阳全县第一。
夯实的物质基础,既为乡村文明建设(jiànshè)提供坚实支撑,也为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(duō)村民提供更多可能。
和美环境(huánjìng)绘就“文明底色”
文明离不开好的人居(rénjū)环境。
“要让群众推窗见(jiàn)绿、行路闻香!”这句承诺,并非一句空话。漫步鳌江,居民触目所及皆是美丽(měilì)图景:道路整洁平坦,房屋粉饰一新,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,生活丰富多彩……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绿色画卷正在(zhèngzài)鳌江徐徐(xúxú)铺展。
“每天(měitiān)步行10分钟,就能来到家附近的(de)公园,在满是绿色的公园里遛弯(liúwān),心情很舒畅。”走在鳌江镇的幸福口袋公园,不少居民深刻感受到,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(jiùshì)“身边美了、生活方便了”。
如曾经水患泛滥的(de)珍岙村,经过污水整治、两岸改造,建成防洪堤3000米、滨水步道1200米,让“黄泥浊流”蜕变为“清溪绕村”的生态画廊,成为“千万工程(gōngchéng)”实践(shíjiàn)范例。
多年来,鳌(áo)江坚持打好全域环境提升攻坚战,全面推进(tuījìn)“美丽鳌江”全域创建行动,在蓝田河、郑家垟河、詹家河等地积极推进总建设面积约为10083平方米(其中生态停车场1878平方米)的绿地建设工程,承办2024年二季度全省现代化(xiàndàihuà)美丽城市建设工作(gōngzuò)现场会(xiànchǎnghuì)并作为唯一乡镇代表(xiāngzhèndàibiǎo)交流发言。2022年至2025年,鳌江镇小区改造提升涉及建筑面积达11.1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,新增(xīnzēng)绿地面积(lǜdìmiànjī)约达1.53平方公里(含山体绿地)。2023年至2024年,鳌江镇在公共设施领域累计完成14个项目,投资额达5.66亿元,截至今年,在建公共设施为19个,累计投资额达33亿元。鳌江对(jiāngduì)人居环境的大力改造,是其“永葆文明”的重要保障。
和(hé)美(měi)的人居环境不仅在“美”,更于在“和”。为维护环境秩序的安全、和谐,鳌(áo)江镇成立了专业的巡逻队伍(duìwǔ),定期在镇内各个区域开展“平安夜巡”。每当夜色降临,总能看见一批身穿荧光绿马甲,由各村社专职工作者、网格员及志愿者组成的队伍,行走在鳌江的街头,密切关注着周遭的治安状况,或向居民宣传防火、防盗、防诈骗等安全知识,或宣传交通安全、移风易俗相关内容(nèiróng),用(yòng)不停歇的脚步和恳切的话语,为居民筑牢一道坚固而温情(wēnqíng)的“安全防线”。
环境就是民生(mínshēng),如今行走在鳌(áo)江的村庄,村貌整洁、设施完善、生态(shēngtài)宜居、和谐安全,村民的满意度大幅提升,文明的底色在绿意盎然的和美生活里悄然显现。
文化建设点亮(diǎnliàng)“文明灵魂”
更深层次的文化建设是文明(wénmíng)建设的“灵魂”。钱包(qiánbāo)“鼓起来”,环境“好起来”,村民的脑袋也得跟着“富起来”。
比静态景观更动人的(de),是镇内蓬勃发展的文艺活动。2023年,厚垟村文化礼堂入选温州市首批“瓯越人家·礼堂有戏”小剧场式特色文化礼堂。礼堂旁的户外小剧场——“厚垟小剧场”成为村民日常(rìcháng)看剧的好去处。这里依托温州鼓词(gǔcí)这一国家级(guójiājí)非遗项目,复刻(fùkè)了传统茶楼听戏的模式,近距离、沉浸式体验温州鼓词的魅力(mèilì)。听着(zhe)小船上的吴侬软语,看着古戏台上演绎的悲欢离合,鼻尖非遗蜜沉香缓缓萦绕,在古典雅趣的浓郁氛围里,为居民卸下一天的疲惫(píbèi),在“慢时光”中品味生活的细腻。
鳌江精彩的(de)文化艺术滋润着每个年龄层。乡村学校少年宫里,孩子们在(zài)用(yòng)沙画勾勒山河(shānhé),用方言唱新编鼓词童谣,用抹布擦拭记载着红色(hóngsè)事迹的宣传栏,操场上,孩子们奔跑、跳跃,用笑声回应鳌江“五育”并举的期望。水深社区老年学堂里,七十岁的阿公第一次(dìyīcì)学习书法,在宣纸上为自己的孙子歪歪扭扭写下“老有所乐”,被孙子笑称是“爷爷的甲骨文”,在其乐融融(qílèróngróng)的氛围里,映照出银龄在鳌江的亮丽光彩。
近年来,鳌江镇在全村社(cūnshè)多点(duōdiǎn)铺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(sīxiǎngdàodé)阵地、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成长空间,立足春节、元宵、端午、国庆等传统节日时间点,定期开展“春泥计划”“我们的(de)节日”等主题活动,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。
为满足老年人“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”精神文化需求,鳌江整合全镇资源,依托(yītuō)党群(dǎngqún)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文化礼堂等阵地,在(zài)全镇设立老年学堂试点10所,邀请名师,设置健身操、书法、乐器等40余门特色课程,开展(kāizhǎn)各类课程600余次,服务老年人超万人(chāowànrén)。
各村社举办的活动同样丰富多彩,涵盖安全(ānquán)健康、自然教育、睦邻共建、平安交通、全民阅读等多个主题,让鳌江(jiāng)居民的幸福生活在每(měi)一次参与中升温,让文明在每一次活动中繁盛。
仁德力量涵养“文明风尚(fēngshàng)”
文明建设并非“一阵风”,而是润物无声的“持久雨”。文明建设既滋润着鳌江精神,更(gèng)涵养(hányǎng)着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。
在鳌江这片热土上,温暖人心的故事(gùshì)每天都在发生。姜方标、韩敏夫妇将毕生积蓄化作教育基金,为鳌江小学的学子点亮求学路;“最美外卖(wàimài)骑士”肖仁忠英勇跳入河中,用双手托举起落水老人的生命(shēngmìng)希望;鳌江商会妇联副主席陈欣欣她组织女企业家协会(xiéhuì)开展“温暖护航 助学圆梦”公益活动,资助贫困学生、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心愿,用爱与责任书写着温暖的公益故事;80后姑娘毛(máo)陈冰跨越千里为病危(bìngwēi)产妇献出稀有"熊猫血"......这些平凡人的不(bù)平凡选择(xuǎnzé),却如点点微光汇聚,让文明之光生生不息。
在鳌江,志愿星火也成燎原之势,为文明之城注入暖心能量。从健康驿站里专业的(de)血压血糖监测,到便民服务点热气腾腾的汤圆义剪;从小巷讲坛上深入浅出的理论宣讲,到科普实验室妙趣横生(miàoqùhéngshēng)的互动课堂;从"银龄守护者"到"护苗行动队",一个个志愿服务品牌(pǐnpái)如明珠镶嵌,将文明火种播撒在街头巷尾。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温暖实践,既有民生温度又(yòu)有思想深度,让(ràng)理论宣讲春风化雨,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,生动(shēngdòng)诠释(quánshì)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内涵。
截至目前,鳌江镇已创成(chuàngchéng)省级文明村2个(gè)、市级文明示范村(shìfàncūn)2个,入选“全国文明家庭”1户,“浙江好人”6人,入选“中国好人”1人。
此外,鳌江镇还将好人与(yǔ)基层德治相结合(xiāngjiéhé),成立好人工作室——古鳌大妈讲解团,邀请一批有社区工作经验的原老书记、老主任、两代表一委员加入(jiārù),成为调解(tiáojiě)志愿队伍的“新力军”,为居民化解矛盾纠纷、历史遗留问题,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、公益活动开展中发光发热。
截至目前,“古鳌大妈”调解团已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92件(jiàn),成功调解687件,化解率达99.28%,培育出浙江好人、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张彩梨、浙江省社区工作领军人才(réncái)徐秀(xúxiù)、感动温州(wēnzhōu)十大人物王美芬、省级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“彩梨姐工作室”等(děng)“金字招牌”。
“全国文明(wénmíng)村镇”这份荣誉,既是对鳌江过去成绩的(de)肯定,更是对鳌江未来砥砺(dǐlì)前行的激励。相信站在这个全新(quánxīn)的起点上,鳌江能继续保持踔厉奋发、创新进取的姿态,以更强劲的势头,奋力谱写高品质鳌江新答卷。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