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水硒谷·真硒水助力“秦巴新绿 汉水潮声——广电融媒体高质量发展陕西采访行”
汉水硒谷·真硒水助力“秦巴新绿 汉水潮声——广电融媒体高质量发展陕西采访行”
汉水硒谷·真硒水助力“秦巴新绿 汉水潮声——广电融媒体高质量发展陕西采访行”忠诚(zhōngchéng)履职 把服务人民融入血脉
——对话全国(quánguó)人大代表郭淑琴
郭淑琴,中共党员,1974年9月(yuè)出生,1997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,现任陕西省柞水县公安局民警,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(réndàdàibiǎo)。她先后荣获“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(àimínmófàn)”“全省优秀巾帼(jīnguó)女警”“全省职工职业道德标兵个人(gèrén)”“全市优秀民警”等30余项荣誉,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。
从警28年来,郭淑琴始终(shǐzhōng)坚守基层一线,勤学业务知识、勤练实战(shízhàn)技能、勤悟工作方法,做到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、精一行。她创新推出“警务日志+民情台账”工作法,在她的带领下,队伍保持“零违纪”,执法办案实现“零投诉”,服务群众做到“零距离”,所在单位也荣获(rónghuò)“全省(quánshěng)优秀公安基层单位”等多项(duōxiàng)荣誉。
郭淑琴走出人民大会堂(rénmíndàhuìtáng)。
2023年2月,郭淑琴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。履职两年多来,她开展法治建设等专题(zhuāntí)调研17项,参加人大立法专题活动12场次,提出意见50余条,提交议案建议33件,其中多项意见建议(yìjiànjiànyì)被采纳。截至目前,她在陕西累计(lěijì)开展全国两会精神巡回宣讲40场次,组织(zǔzhī)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次(yúchǎngcì),参与群众(qúnzhòng)达8万余人次,架起了党和人民的连心桥。
“为党工作就是要让人民(rénmín)群众满意”
记者:您(nín)入警时在派出所工作,足迹遍及辖区每个角落。请问在服务群众过程(guòchéng)中,您最深的感悟是什么?
郭淑琴:派出所作为(zuòwéi)公安机关最基础的作战单元,民警日常与群众(qúnzhòng)直接接触,一举一动都被老百姓(lǎobǎixìng)看在眼里(kànzàiyǎnlǐ)、记在心上。我认为,作为基层民警,除了要精通公安业务,更要用心服务群众,只有让群众感受到关怀,赢得他们的信任(xìnrèn)、理解与支持,才能真正凝聚民心,让群众满意。
记者:您从警已有(yǐyǒu)28年,还记得刚入警时的情景吗?
郭淑琴:1997年,我(wǒ)从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柞水县公安局乾佑派出所(pàichūsuǒ)担任治安民警。穿上警服的那一刻,我深知肩负责任之(zhī)重大。我从小(cóngxiǎo)在农村长大,喜欢听警察故事、看破案电影。成为一名警察,为百姓伸张正义、守护他们的安全,是我儿时的梦想。
记者:刚入警时(jǐngshí),您担任派出所户籍(hùjí)兼内勤民警,工作繁杂。请您讲一讲当时服务群众的故事。
郭淑琴:派出所既是基层单位(dānwèi),也是实战单位,这就要求民警必须具备综合能力。我(wǒ)当时所在的乾佑派出所位于柞水县城中心,是全县政治、经济和文化(wénhuà)核心地带,人口(rénkǒu)密集、人员结构复杂,户籍身份证管理工作任务艰巨(rènwùjiānjù)。加之(jiāzhī)所里各项工作繁多,警力相对不足,虽然我是女警,但业务能力绝不能落后。我一人承担着(zhe)群众户籍迁入、迁出、出生登记、死亡注销、居民身份证(jūmínshēnfènzhèng)办理(bànlǐ)等业务,同时负责文件处理、报表(bàobiǎo)编制、信息传达等文书内勤及档案管理工作,还和外勤民警一样参与值班、接处警,协助查处案件,每项工作都必须严谨细致,不能有丝毫差错。我清楚,户籍窗口代表着公安机关的形象,工作中要(zhōngyào)始终牢记“为人民服务(fúwù)”宗旨,坚持“让群众满意”原则,尽最大(zuìdà)努力为群众提供便利,坚决杜绝“冷、横、硬(yìng)”的服务态度。后来,我结合实际推出预约(yùyuē)服务、限时服务、上门服务,制作了各类户籍便民卡和民警预约卡。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群众有需求,一个电话我就会赶到。担任户籍警期间,我累计换发户口簿10万余本,办理户籍业务15万余人次,加班录入户籍信息5万余条,“三口”录入率达到100%。这些(zhèxiē)数字背后,是我辛勤的付出和对群众的一片赤诚。
记者:您在派出所工作(gōngzuò)13年,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,是(shì)什么支撑您应对自如?
郭淑琴:入警时的(de)初心(chūxīn)和入党时的誓言,是我(wǒ)坚守岗位的强大精神动力。因为工作任务重,我每天一进办公室就忙得不可开交,常年如此。即便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,我也毫无怨言,始终以微笑面对群众,让他们带着希望而(ér)来,满意而归。记得有一次,一名醉酒群众在(zài)户籍室呕吐,我立刻为他倒水、清理,并帮忙送他回家。还有乾佑街70岁(suì)的刘明老人,瘫痪在床(chuáng)8年一直未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,儿女又(yòu)长期在外工作。我联系照相馆为老人拍照(pāizhào),却遭到拒绝,因为老人大小便失禁,气味难闻,于是我从县医院借来担架,和同事(tóngshì)一起把老人抬到派出所照相室,又借来轮椅(lúnyǐ),帮老人整理好仪容、调整好位置,成功拍下(xià)照片,办好身份证后送到老人手中,老人逢人就夸我比亲闺女还亲。正是这种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,拉近了我与群众的距离,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。
郭淑琴走访(zǒufǎng)慰问帮扶的困难群众。
“解决群众(qúnzhòng)急难愁盼就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”
记者:后来(hòulái)工作调整,您(nín)转为责任区民警,面对工作岗位的变化,您如何快速转变角色?
郭淑琴:首要任务就是(jiùshì)尽快(jǐnkuài)熟悉辖区情况,做到“一口清”。派出所(pàichūsuǒ)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看似琐碎的工作却事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。当时我负责的北关村(现北关社区)地处城乡接合部,辖区内有50余个单位、345户、1500余人,个体工商户众多(duō),治安情况复杂。到岗后,我把强化治安防范作为重点(zhòngdiǎn),以“发案(fāàn)少、秩序好、社会稳定、群众满意”为目标,深入走访每家每户,了解居民基本信息和(hé)生活状况,努力做到见人知名、提名知情。为了能与群众多接触,我白天走访在家的老人和孩子,早晚、双休日及节假日走访上班的职工,有时为了见上双职工一面(yímiàn),要跑七八趟。我还将印有(yìnyǒu)自己联系方式、工作内容、监督电话等信息的警民(jǐngmín)联系卡送到群众手中,及时处理群众求助(qiúzhù)。我在工作中坚持“五勤”,即腿勤多走访、耳勤多倾听、脑勤多思考(sīkǎo)、嘴勤多沟通、手勤多记录,把北关警务室打造成服务(fúwù)群众的重要阵地。
记者:做好社区警务工作,调处矛盾纠纷是重中之重,做到(zuòdào)让辖区“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”,您(nín)有什么秘诀?
郭淑琴:邻里纠纷、家庭矛盾等看似是小事,却是诱发农村地区案件的重要(yào)因素,只有做到早(zǎo)(zǎo)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化解,才能掌握维护辖区治安稳定的主动权。作为社区民警,我把矛盾纠纷化解当作首要工作,调解时遵循(zūnxún)合法、公正、公开、自愿、及时、注重教育疏导这“六项原则”,总结出“四宜四不宜”调解法(tiáojiěfǎ),力求实现“案结事了”。有一年的7月,辖区一名女职工因家庭琐事与丈夫发生激烈争执,甚至(shènzhì)扬言要伤害丈夫和女儿。我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,先(xiān)稳定她的情绪,耐心开导,找准时机夺下她手中的菜刀。经过连续3天的劝解,夫妻二人(èrrén)最终和好如初。多年(duōnián)来,我负责的辖区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。
记者:在社区,民警处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,但您(nín)始终保持服务(fúwù)群众的热情和细心、耐心。
郭淑琴:俗话说“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。对我来说,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是最快乐的事。在我心里,群众就如同亲朋好友,再小的事也要认真对待,用真诚和热情服务(rèqíngfúwù)每一位(yīwèi)群众。辖区有个(yǒugè)青年杨某,经常打架闹事、小偷小摸,是派出所的“常客”。我把他列为重点帮教对象,经常找他谈心,进行思想教育,还在经济上给予帮助,帮他寻找致富(zhìfù)门路。在我的帮助下,杨某买了辆小四轮车,但因名声不好接不到活(huó),我又(yòu)四处奔波为他联系业务并担保。通过辛勤劳动,杨某当年收入就有七八千元。之后我还教导(jiàodǎo)他要孝敬父母(xiàojìngfùmǔ)、勤俭持家,看到他的转变,他父母十分感激。多年来,我帮助过的失学儿童(értóng)、孤寡老人不计其数(bùjìqíshù),每一次帮助他人,我都能收获快乐。
记者:社区警务工作除了治安防范和服务(fúwù)群众,也要(yào)办理行政案件。您是如何做到“小案不小办”的?
郭淑琴:群众评判公安工作,破案是重要标准之一,遏制(èzhì)案件(ànjiàn)发生、守护辖区安宁是我的重要职责。有一年的一天(yītiān)夜晚,一辆满载液化气的货车在车家河段被几名醉酒青年(qīngnián)拦截,两名司乘人员被殴打致伤,车钥匙也被抢走。我接到报警后,立即(lìjí)带领辅警(fǔjǐng)赶赴现场,一方面迅速将危险(wēixiǎn)车辆移至安全地带,安排专人看护,防止液化气泄漏引发事故;另一方面将受伤人员紧急送往医院,并垫付医药费。由于(yóuyú)送医及时,两人脱离生命危险(shēngmìngwēixiǎn),但案件调查困难重重,嫌疑人逃跑,群众因害怕报复不愿作证(zuòzhèng),受害者也想息事宁人。我没有放弃(fàngqì),多次深夜走访群众,宣传法律政策,最终获取关键证据,成功将3名嫌疑人抓获归案,案件得以侦破。受害者深受感动,送来锦旗表达谢意,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的决心。
郭淑琴到企业向工人宣讲全国两会(liǎnghuì)精神。
“人大代表就要当好(dānghǎo)人民群众的代言人”
记者:您当选全国(quánguó)人大代表后,怎样兼顾基层工作与代表职责?
郭淑琴(guōshūqín):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,我深知警察和代表这(zhè)两个角色虽各有侧重,但相辅相成。我牢记“人民公安为人民”的(de)初心和“人民代表为人民”的使命,充分发挥职业优势,探索(tànsuǒ)出“警务工作+代表履职”双促进的工作模式,努力当好人民的代言人。
记者:您是(shì)通过什么方法精准捕捉民生热点的?
郭淑琴:人大代表是政府与群众(qúnzhòng)沟通的桥梁,基层警务工作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,这为我收集社情民意提供(tígōng)了便利(biànlì)。日常工作中,我认真倾听群众对公安业务的咨询和(hé)(hé)代表履职的建议,运用“警务日志+民情台账”工作法,分类记录群众诉求:对于公安职责范围内的问题,当场协调解决;涉及其他部门的,整理形成代表建议。我重点关注矛盾纠纷、电信(diànxìn)网络诈骗、交通安全等民生问题,深入调研后提出10余项(yúxiàng)建议,推动多部门联合(liánhé)整改。比如,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,我连续3个月(yuè)走访12个社区,收集230余条意见,形成相关建议,促使(cùshǐ)政府加大投入,有效解决了群众充电难题和安全隐患。同时,凭借(píngjiè)执法经验和法律知识,在立法调研和监督中积极建言,20余条建议被采纳。
记者:在(zài)了解民意、服务群众方面,您做了哪些工作?
郭淑琴:我采取“警务工作+代表(dàibiǎo)履职”双网格(wǎnggé)走访模式,将日常警务与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相结合,每月至少安排2天进行走访,每月固定一天进社区开展“警民恳谈会”,收集意见(yìjiàn)并分类处理;另外一天专门接待来访群众,听取群众诉求。此外,我还通过警民微信群、代表信箱、走访选民等方式,广泛了解群众在就业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的(de)困难和需求。在工作中,我时刻关注(guānzhù)辖区治安、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,针对基层警力不足、装备落后等情况提出(tíchū)(tíchū)建议(jiànyì),推动相关政策出台;关注弱势群体,提出加强关爱服务的建议。截至目前,共提出建议33件,参与执法检查9次,接待来访320人次(réncì),解决(jiějué)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0余件。
记者:我们还了解(liǎojiě)到您积极推动解决民生问题。
郭淑琴:我(wǒ)(wǒ)充分发挥警察在公共安全领域的(de)专业优势,将警务工作中的难点转化为履职重点。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,我联合派出所成立反诈宣传(xuānchuán)小组,开展120余场“以案说法”宣传活动,覆盖5万人次。我提出加强反诈宣传阵地建设的建议,推动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宣传栏,辖区(xiáqū)电诈(diànzhà)案件发案(fāàn)数(shù)同比下降44%。今年3月,我参加十四届(shísìjiè)全国人大三次会议。会前,我广泛收集民意,会议期间提交10件建议、提出10余条意见,其中关于将西安至安康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列入“十五五”规划的建议,对保障群众(qúnzhòng)用气、降低成本、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。会后,我立即深入机关、企业、农村、学校宣讲两会精神。
记者: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您已履职两年多(duō),结合公安工作实际,下一步有怎样的(de)计划?
郭淑琴:接下来,我会深入探索矛盾纠纷化解与(yǔ)民意收集的(de)融合路径,围绕“智慧安防”“未成年人保护”等议题开展调研。我将继续扎根基层,在(zài)守护平安和履行代表职责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更好地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,积极建言献策,推动公安工作与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人民民主深度融合,为(wèi)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忠诚(zhōngchéng)履职 把服务人民融入血脉
——对话全国(quánguó)人大代表郭淑琴
郭淑琴,中共党员,1974年9月(yuè)出生,1997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,现任陕西省柞水县公安局民警,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(réndàdàibiǎo)。她先后荣获“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(àimínmófàn)”“全省优秀巾帼(jīnguó)女警”“全省职工职业道德标兵个人(gèrén)”“全市优秀民警”等30余项荣誉,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。
从警28年来,郭淑琴始终(shǐzhōng)坚守基层一线,勤学业务知识、勤练实战(shízhàn)技能、勤悟工作方法,做到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、精一行。她创新推出“警务日志+民情台账”工作法,在她的带领下,队伍保持“零违纪”,执法办案实现“零投诉”,服务群众做到“零距离”,所在单位也荣获(rónghuò)“全省(quánshěng)优秀公安基层单位”等多项(duōxiàng)荣誉。
郭淑琴走出人民大会堂(rénmíndàhuìtáng)。
2023年2月,郭淑琴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。履职两年多来,她开展法治建设等专题(zhuāntí)调研17项,参加人大立法专题活动12场次,提出意见50余条,提交议案建议33件,其中多项意见建议(yìjiànjiànyì)被采纳。截至目前,她在陕西累计(lěijì)开展全国两会精神巡回宣讲40场次,组织(zǔzhī)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次(yúchǎngcì),参与群众(qúnzhòng)达8万余人次,架起了党和人民的连心桥。
“为党工作就是要让人民(rénmín)群众满意”
记者:您(nín)入警时在派出所工作,足迹遍及辖区每个角落。请问在服务群众过程(guòchéng)中,您最深的感悟是什么?
郭淑琴:派出所作为(zuòwéi)公安机关最基础的作战单元,民警日常与群众(qúnzhòng)直接接触,一举一动都被老百姓(lǎobǎixìng)看在眼里(kànzàiyǎnlǐ)、记在心上。我认为,作为基层民警,除了要精通公安业务,更要用心服务群众,只有让群众感受到关怀,赢得他们的信任(xìnrèn)、理解与支持,才能真正凝聚民心,让群众满意。
记者:您从警已有(yǐyǒu)28年,还记得刚入警时的情景吗?
郭淑琴:1997年,我(wǒ)从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柞水县公安局乾佑派出所(pàichūsuǒ)担任治安民警。穿上警服的那一刻,我深知肩负责任之(zhī)重大。我从小(cóngxiǎo)在农村长大,喜欢听警察故事、看破案电影。成为一名警察,为百姓伸张正义、守护他们的安全,是我儿时的梦想。
记者:刚入警时(jǐngshí),您担任派出所户籍(hùjí)兼内勤民警,工作繁杂。请您讲一讲当时服务群众的故事。
郭淑琴:派出所既是基层单位(dānwèi),也是实战单位,这就要求民警必须具备综合能力。我(wǒ)当时所在的乾佑派出所位于柞水县城中心,是全县政治、经济和文化(wénhuà)核心地带,人口(rénkǒu)密集、人员结构复杂,户籍身份证管理工作任务艰巨(rènwùjiānjù)。加之(jiāzhī)所里各项工作繁多,警力相对不足,虽然我是女警,但业务能力绝不能落后。我一人承担着(zhe)群众户籍迁入、迁出、出生登记、死亡注销、居民身份证(jūmínshēnfènzhèng)办理(bànlǐ)等业务,同时负责文件处理、报表(bàobiǎo)编制、信息传达等文书内勤及档案管理工作,还和外勤民警一样参与值班、接处警,协助查处案件,每项工作都必须严谨细致,不能有丝毫差错。我清楚,户籍窗口代表着公安机关的形象,工作中要(zhōngyào)始终牢记“为人民服务(fúwù)”宗旨,坚持“让群众满意”原则,尽最大(zuìdà)努力为群众提供便利,坚决杜绝“冷、横、硬(yìng)”的服务态度。后来,我结合实际推出预约(yùyuē)服务、限时服务、上门服务,制作了各类户籍便民卡和民警预约卡。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群众有需求,一个电话我就会赶到。担任户籍警期间,我累计换发户口簿10万余本,办理户籍业务15万余人次,加班录入户籍信息5万余条,“三口”录入率达到100%。这些(zhèxiē)数字背后,是我辛勤的付出和对群众的一片赤诚。
记者:您在派出所工作(gōngzuò)13年,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,是(shì)什么支撑您应对自如?
郭淑琴:入警时的(de)初心(chūxīn)和入党时的誓言,是我(wǒ)坚守岗位的强大精神动力。因为工作任务重,我每天一进办公室就忙得不可开交,常年如此。即便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,我也毫无怨言,始终以微笑面对群众,让他们带着希望而(ér)来,满意而归。记得有一次,一名醉酒群众在(zài)户籍室呕吐,我立刻为他倒水、清理,并帮忙送他回家。还有乾佑街70岁(suì)的刘明老人,瘫痪在床(chuáng)8年一直未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,儿女又(yòu)长期在外工作。我联系照相馆为老人拍照(pāizhào),却遭到拒绝,因为老人大小便失禁,气味难闻,于是我从县医院借来担架,和同事(tóngshì)一起把老人抬到派出所照相室,又借来轮椅(lúnyǐ),帮老人整理好仪容、调整好位置,成功拍下(xià)照片,办好身份证后送到老人手中,老人逢人就夸我比亲闺女还亲。正是这种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,拉近了我与群众的距离,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。
郭淑琴走访(zǒufǎng)慰问帮扶的困难群众。
“解决群众(qúnzhòng)急难愁盼就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”
记者:后来(hòulái)工作调整,您(nín)转为责任区民警,面对工作岗位的变化,您如何快速转变角色?
郭淑琴:首要任务就是(jiùshì)尽快(jǐnkuài)熟悉辖区情况,做到“一口清”。派出所(pàichūsuǒ)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看似琐碎的工作却事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。当时我负责的北关村(现北关社区)地处城乡接合部,辖区内有50余个单位、345户、1500余人,个体工商户众多(duō),治安情况复杂。到岗后,我把强化治安防范作为重点(zhòngdiǎn),以“发案(fāàn)少、秩序好、社会稳定、群众满意”为目标,深入走访每家每户,了解居民基本信息和(hé)生活状况,努力做到见人知名、提名知情。为了能与群众多接触,我白天走访在家的老人和孩子,早晚、双休日及节假日走访上班的职工,有时为了见上双职工一面(yímiàn),要跑七八趟。我还将印有(yìnyǒu)自己联系方式、工作内容、监督电话等信息的警民(jǐngmín)联系卡送到群众手中,及时处理群众求助(qiúzhù)。我在工作中坚持“五勤”,即腿勤多走访、耳勤多倾听、脑勤多思考(sīkǎo)、嘴勤多沟通、手勤多记录,把北关警务室打造成服务(fúwù)群众的重要阵地。
记者:做好社区警务工作,调处矛盾纠纷是重中之重,做到(zuòdào)让辖区“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”,您(nín)有什么秘诀?
郭淑琴:邻里纠纷、家庭矛盾等看似是小事,却是诱发农村地区案件的重要(yào)因素,只有做到早(zǎo)(zǎo)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化解,才能掌握维护辖区治安稳定的主动权。作为社区民警,我把矛盾纠纷化解当作首要工作,调解时遵循(zūnxún)合法、公正、公开、自愿、及时、注重教育疏导这“六项原则”,总结出“四宜四不宜”调解法(tiáojiěfǎ),力求实现“案结事了”。有一年的7月,辖区一名女职工因家庭琐事与丈夫发生激烈争执,甚至(shènzhì)扬言要伤害丈夫和女儿。我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,先(xiān)稳定她的情绪,耐心开导,找准时机夺下她手中的菜刀。经过连续3天的劝解,夫妻二人(èrrén)最终和好如初。多年(duōnián)来,我负责的辖区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。
记者:在社区,民警处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,但您(nín)始终保持服务(fúwù)群众的热情和细心、耐心。
郭淑琴:俗话说“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。对我来说,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是最快乐的事。在我心里,群众就如同亲朋好友,再小的事也要认真对待,用真诚和热情服务(rèqíngfúwù)每一位(yīwèi)群众。辖区有个(yǒugè)青年杨某,经常打架闹事、小偷小摸,是派出所的“常客”。我把他列为重点帮教对象,经常找他谈心,进行思想教育,还在经济上给予帮助,帮他寻找致富(zhìfù)门路。在我的帮助下,杨某买了辆小四轮车,但因名声不好接不到活(huó),我又(yòu)四处奔波为他联系业务并担保。通过辛勤劳动,杨某当年收入就有七八千元。之后我还教导(jiàodǎo)他要孝敬父母(xiàojìngfùmǔ)、勤俭持家,看到他的转变,他父母十分感激。多年来,我帮助过的失学儿童(értóng)、孤寡老人不计其数(bùjìqíshù),每一次帮助他人,我都能收获快乐。
记者:社区警务工作除了治安防范和服务(fúwù)群众,也要(yào)办理行政案件。您是如何做到“小案不小办”的?
郭淑琴:群众评判公安工作,破案是重要标准之一,遏制(èzhì)案件(ànjiàn)发生、守护辖区安宁是我的重要职责。有一年的一天(yītiān)夜晚,一辆满载液化气的货车在车家河段被几名醉酒青年(qīngnián)拦截,两名司乘人员被殴打致伤,车钥匙也被抢走。我接到报警后,立即(lìjí)带领辅警(fǔjǐng)赶赴现场,一方面迅速将危险(wēixiǎn)车辆移至安全地带,安排专人看护,防止液化气泄漏引发事故;另一方面将受伤人员紧急送往医院,并垫付医药费。由于(yóuyú)送医及时,两人脱离生命危险(shēngmìngwēixiǎn),但案件调查困难重重,嫌疑人逃跑,群众因害怕报复不愿作证(zuòzhèng),受害者也想息事宁人。我没有放弃(fàngqì),多次深夜走访群众,宣传法律政策,最终获取关键证据,成功将3名嫌疑人抓获归案,案件得以侦破。受害者深受感动,送来锦旗表达谢意,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的决心。
郭淑琴到企业向工人宣讲全国两会(liǎnghuì)精神。
“人大代表就要当好(dānghǎo)人民群众的代言人”
记者:您当选全国(quánguó)人大代表后,怎样兼顾基层工作与代表职责?
郭淑琴(guōshūqín):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,我深知警察和代表这(zhè)两个角色虽各有侧重,但相辅相成。我牢记“人民公安为人民”的(de)初心和“人民代表为人民”的使命,充分发挥职业优势,探索(tànsuǒ)出“警务工作+代表履职”双促进的工作模式,努力当好人民的代言人。
记者:您是(shì)通过什么方法精准捕捉民生热点的?
郭淑琴:人大代表是政府与群众(qúnzhòng)沟通的桥梁,基层警务工作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,这为我收集社情民意提供(tígōng)了便利(biànlì)。日常工作中,我认真倾听群众对公安业务的咨询和(hé)(hé)代表履职的建议,运用“警务日志+民情台账”工作法,分类记录群众诉求:对于公安职责范围内的问题,当场协调解决;涉及其他部门的,整理形成代表建议。我重点关注矛盾纠纷、电信(diànxìn)网络诈骗、交通安全等民生问题,深入调研后提出10余项(yúxiàng)建议,推动多部门联合(liánhé)整改。比如,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,我连续3个月(yuè)走访12个社区,收集230余条意见,形成相关建议,促使(cùshǐ)政府加大投入,有效解决了群众充电难题和安全隐患。同时,凭借(píngjiè)执法经验和法律知识,在立法调研和监督中积极建言,20余条建议被采纳。
记者:在(zài)了解民意、服务群众方面,您做了哪些工作?
郭淑琴:我采取“警务工作+代表(dàibiǎo)履职”双网格(wǎnggé)走访模式,将日常警务与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相结合,每月至少安排2天进行走访,每月固定一天进社区开展“警民恳谈会”,收集意见(yìjiàn)并分类处理;另外一天专门接待来访群众,听取群众诉求。此外,我还通过警民微信群、代表信箱、走访选民等方式,广泛了解群众在就业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的(de)困难和需求。在工作中,我时刻关注(guānzhù)辖区治安、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,针对基层警力不足、装备落后等情况提出(tíchū)(tíchū)建议(jiànyì),推动相关政策出台;关注弱势群体,提出加强关爱服务的建议。截至目前,共提出建议33件,参与执法检查9次,接待来访320人次(réncì),解决(jiějué)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0余件。
记者:我们还了解(liǎojiě)到您积极推动解决民生问题。
郭淑琴:我(wǒ)(wǒ)充分发挥警察在公共安全领域的(de)专业优势,将警务工作中的难点转化为履职重点。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,我联合派出所成立反诈宣传(xuānchuán)小组,开展120余场“以案说法”宣传活动,覆盖5万人次。我提出加强反诈宣传阵地建设的建议,推动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宣传栏,辖区(xiáqū)电诈(diànzhà)案件发案(fāàn)数(shù)同比下降44%。今年3月,我参加十四届(shísìjiè)全国人大三次会议。会前,我广泛收集民意,会议期间提交10件建议、提出10余条意见,其中关于将西安至安康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列入“十五五”规划的建议,对保障群众(qúnzhòng)用气、降低成本、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。会后,我立即深入机关、企业、农村、学校宣讲两会精神。
记者: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您已履职两年多(duō),结合公安工作实际,下一步有怎样的(de)计划?
郭淑琴:接下来,我会深入探索矛盾纠纷化解与(yǔ)民意收集的(de)融合路径,围绕“智慧安防”“未成年人保护”等议题开展调研。我将继续扎根基层,在(zài)守护平安和履行代表职责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更好地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,积极建言献策,推动公安工作与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人民民主深度融合,为(wèi)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