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行进中国|源头活水汩汩来

体育正文 20 0

行进中国|源头活水汩汩来

行进中国|源头活水汩汩来

人民网“行进中国”吉林调研(diàoyán)采访团 瓶装(píngzhuāng)饮用水的水源地什么样? “长白余脉翠屏开,靖宇清泉汩汩来。”航拍位于(wèiyú)长白山西麓的白山市靖宇县水源(shuǐyuán)保护地,镜头中的景色让记者脑中浮现出这句话。 水源保护地航拍(hángpāi)。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守着长白山,靖宇生态环境优越。完整的(de)地层火山(huǒshān)地貌形成了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。目前(mùqián),靖宇县境内已发现矿泉38处,均为自涌泉,日涌水量10.86万吨。 “水源地水量充沛,距工厂仅2.3公里,高度落差29米,经管道直接(zhíjiē)流入工厂。”农夫山泉吉林长白山(chángbáishān)有限公司生产技术资深工程师厉国栋说(shuō)。 农夫山泉吉林长白山(chángbáishān)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纯净无污染的(de)自然环境,优质、充足的水源让众多矿泉饮品企业齐聚靖宇,农夫山泉(nóngfūshānquán)是其中之一。 “我2001年入职,见证了靖宇工厂(gōngchǎng)从1条产线(tiáochǎnxiàn)发展到(dào)12条产线,员工从几十人增加到现在500多人,厂房也从3万平方米发展到如今的超14万平方米。” 厉国栋说,随着公司不断发展,产线逐渐增加,生产(shēngchǎn)效率也实现倍增。 饮用(yǐnyòng)水产线。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据介绍,多年来,该公司饮用水产线已从每小时生产3.6万瓶(wànpíng)(wànpíng)提升至每小时生产7.2万瓶。2021年,桶装水产线实现当年规划当年投产。现在(xiànzài),桶装水产线每小时生产1.2万桶,无菌(wújūn)茶饮产线实现每小时生产5.4万瓶。 “靖宇县矿泉饮品产业(chǎnyè)的发展脉搏,我感同身受。”厉国栋说。 早在2001年,矿泉水产业刚起步(qǐbù),吉林省就(jiù)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以保护矿泉水资源及其(jíqí)生成环境的保护区——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靖宇水源保护区,并设立了保护区管理局。 随后,保护区不断升级,2012年晋升为吉林靖宇(jìngyǔ)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——全国唯一保护天然矿泉水资源的(de)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 好水(hǎoshuǐ)引来好企业,一业带来(dàilái)万业兴。如今,靖宇县共有(gòngyǒu)矿泉饮品企业12户。2024年,累计实现产量167.95万吨,产值20.28亿元。 包装完毕的饮用水即将发往全国各地。人民网记者(jìzhě) 李洋摄 源头活水涌出(yǒngchū)产业新高度,也有大保护。为做好矿泉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,靖宇县投入超5600余万元,先后完成保护区核心区内丁小山屯居民移民搬迁、实验(shíyàn)区内二参场居民移民搬迁,累计植树造林1.54万亩,增强植被(zhíbèi)涵养水的能力;同时实施重点路口24小时视频监测值守巡护制度等(děng),使水源保护工作(gōngzuò)走上了(le)法治化、专业化、科学化的轨道。 在保护中开发,在开发中保护。针对矿泉水开发破坏林地等问题,靖宇县通过建设(jiànshè)矿泉饮品(yǐnpǐn)产业特色(tèsè)园区,用管道将森林里的水源接入园区,企业则加强对水源的监控、环保建设,严格控制水源开采量的红线,切实承担起保护的职责(zhízé)。 当(dāng)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深植于靖宇的泉脉之中,这一瓶瓶源自长白山西麓的水,便不只是(zhǐshì)自然的馈赠,更成为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泓活水(huóshuǐ)。(谢龙、马俊华、李洋)
行进中国|源头活水汩汩来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